■ 杭州市建國北路和環城北路的公廁“雪隱”內部裝飾(上圖)和外觀(下圖)俱佳 王文佳攝本報記者 王文佳
  在人的一生中,總計平均有3年在廁所中度過,女性花費的時間更長。小小廁所,關乎民生。今年7月24日第6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11月19日設為“世界廁所日”,以推動安全飲用水和基本衛生設施的建設,倡導人人享有清潔、舒適及衛生的環境。今年世界廁所日的主題是“使用衛生廁所,享受幸福生活”。
  有人說,公廁是城市文明的一個窗口。記者針對上海公廁展開調查發現,上海的公廁目前已經基本能做到乾凈、衛生,各區也在嘗試不同方法讓公廁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但是有特點、有文化品位的公廁依然比較少見。讓公廁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能否成為上海公廁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乾凈樣本:龍潭小區29號
  養魚種花檀香幽幽
  根據市綠化市容局公佈的2013年上半年度全市綠化市容三個窗口行業社會公眾滿意度自測結果,全市公廁滿意度得分均處於藍色標誌區,表明公眾對公廁行業整體服務水平總體滿意。
  滬太路1170弄龍潭小區29號無疑是上海市乾凈公廁的一個標桿。這裡是上海閘環靈石環境衛生工程有限公司的公廁班班長李影曾經工作過的地方。公廁門前種著杜鵑;洗手臺下養著熱帶魚;牆上掛著報箱;進門能看到天氣預報;藥箱、飲水機、梳子、煙灰缸,一應俱全,室內還伴隨幽幽檀香。如果不是門口的標誌牌,你可能不會想到公廁。
  李影說,剛來的時候,廁所很不乾凈,泛著陣陣臭味。一天工作17個小時,常年無休,一天下來常常腰都直不起來。李影沒有抱怨。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她想出“跟蹤盯人”戰術,只要一有人用過,就去打掃。許多人原來不註意保潔,看到廁所管理員跟在身後打掃,覺得不好意思,開始註意自己的行為。
  李影把公廁當成“家”一樣照顧。進入公廁的道路本是泥路,雨天容易滑倒、弄髒鞋子,殘疾車的車輪還會陷入其中。她和丈夫花了半個月的業餘時間,用廢棄地磚鋪出一條寬1米、長20米的紅磚小道,又自費購買塑料地墊。看到有人騎車來上廁所容易丟車,她在公廁門前闢出停車點。龍潭小區居委會便民輸液點的廁所不夠用,不少老人舉著弔瓶來方便,她總是主動提供幫助。“扶一把、問一聲、望一下、送一程”的服務理念,和“廁內無異味、地面無水漬、便池無積垢、門窗無灰塵、擋板無塗鴉、屋角無蛛網”的“六無口訣”,如今已推廣到全市。
  便利樣本:威海路736號
  引進多項技術創新
  威海路736號的公廁保潔員湯長保,抽屜里常備一本“保潔日誌”,在裡面的日常保潔作業情況欄里,他每小時做記錄,包括牆壁地面、洗手盆、沖排水設施、消毒等19項內容。服務臺上有個便民服務箱,裝著針線包、紅藥水、創可貼、短褲、衛生巾、地圖、清涼油、剪刀等日常用品及一些常用藥。牆上掛著意見徵詢簿,所有人都可以在上面填寫意見、建議。許多住在附近的居民都和湯長保成了熟人,每次見面都會和他熱情地打招呼。
  在2013年上半年度全市公廁滿意度調查中,靜安區位列第一。開門保潔、整點保潔、跟蹤保潔、關門保潔,是上海悅民清潔服務有限公司對靜安區40個公廁以及每個保潔員提出的基本保潔要求。
  上海悅民清潔服務有限公司經理助理夏麟說,靜安區有幾招必殺技。一是硬件設備好,從2007年起,全區公廁免費提供洗手液,現在每年平均改造3座公廁。二是服務質量要求高,公司建立了三級督查制度,從班組長到公司業務再到總公司的抽查團隊。此外,還做了不少技術創新,比如,用植物香薰取代盤香,從新加坡引進生物降解小便池,還在幾個公廁試點發泡廁所。這種設備不僅隔絕異味,而且節水環保。夏麟指出,目前,上海的公廁還存在資金有限、招人困難、人手緊張、服務人員素質不高、部分市民維護公共環境衛生意識較低等問題。
  文化樣本:杭州建國北路環城北路
  “雪隱”猶如文人書房
  在上海,也有一些建築師、設計師開始嘗試設計造型別緻的公廁。“大舍建築”在青浦澱山湖大道打造綠地公共廁所,致正建築工作室在青浦南菁園建造了兩個公共廁所,同濟大學建築系教授王方戟組織修建嘉定新城遠香湖公園桂香小築。
  以南菁園的公共廁所為例,設計師張斌介紹,設計時重點考慮瞭如廁者的視覺體驗。“我們希望建造一個可以私密地看風景的廁所。”公廁的隔間做得比較大,馬桶正對一大片玻璃落地窗,外面是用兩米多高綠籬圍合起來的小花園。人在座便器上,面對一個明亮的自然景觀庭院,私密性也有保證。此外,設計者將南菁園植物迷宮的碎石路徑延續進廁所空間,再穿越出來,廁所中形成了一個小的公共庭院,就像小村莊串在迷宮裡的感覺。“我想在滿足目前廁所基本要求、保證私密性的前提下,提供社區社交的可能性。”張斌說。
  這些公共廁所在建築外形和文化氣息上,比起傳統公廁大有進步。在杭州,有一個更具文化味的公廁,名曰“雪隱”。“雪隱”位於杭州市建國北路和環城北路交叉口,總面積98平方米。傳說宋代雪竇山名僧明覺禪師在杭州靈隱寺掌管廁所三年而大悟。明覺禪師將雪竇山的“雪”和靈隱寺的“隱”合二為一,“雪隱”從此便成為廁所的代名詞。走進“雪隱”,大理石地面、沙發、茶几、木雕花格窗子和盆景營造出溫馨的氛圍,頗具文化氣息的木板上刻著“雪隱”的故事,典雅古樸,猶如一個文人的書房。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講師汪浩認為,近年來越來越多主流設計師開始關註公共廁所,是一個好現象。公廁和人的生理需求密切相關,乾凈、衛生是其本質需求,造型、裝潢則是另一層次的需求。公廁不需要奢華,因為與內部豪華設施相匹配的,是較高的建造和維護成本,可能造成資源和資金上的使用低效。但是,在有必要點綴的地方可以做一些特別設計。比如嘗試把每個區域的地標性建築加入設計元素,讓公廁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原標題:讓公廁成為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h13dhzt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